• 期刊首页
  • 科研概况
  • 期刊导读
  • 投稿须知
  • 邮箱投稿
  • 在线投稿
  • 联系我们

栏目导航

期刊介绍
科研概况
期刊导读
投稿须知
邮箱投稿
在线投稿

科协动态

  • 张和平研究团队获重要发现:来自不同民族、...
  • 我校首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验收评价...
  • 自治区原副主席郝益东为我校师生作报告
  • 我校教师李国婧、刘景辉被评为第六届全国优...
  • 我校举办首届自治区生命科学类研究生论坛

通知公告

  • 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届学生毕业典礼工作方案
  • 内蒙古农业大学幼儿园监控系统项目采购招标...
  • 毕业生助学贷款相关问题解读
  • 关于听取各学院“十三五”发展思路汇报的通知
  • 中标公示

您现在所在位置:首页 > 期刊导读 > 2011 > 12 > 信息摘要

冬季强和特强沙尘暴的气象要素特征

【出 处】:

【作 者】:

【摘 要】应用1995~2009年冬季(11月至翌年1月)共45个月,内蒙古地区118个地面观测站沙尘暴、能见度、气温、相对湿度、风速、降雪量、积雪深度和常规格点场资料,确定了不同范围的强和特强沙尘暴标准,分析了环流形势和气象要素。结果表明:近15年内蒙古地区冬季发生强和特强沙尘暴共9次,其中强沙尘暴6次、特强沙尘暴3次,均是局地性;在强或特强沙尘暴发生的前期或当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旱情发生;500hpa平均高度场环流为两槽一脊型,海平面平均气压场为南高北低型,冷空气的路径多为西北路或北路;强和特强沙尘暴发生期间,旬和月的气温、相对湿度、风速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,而强和特强沙尘暴出现前1至2天,最高气温、最低气温、相对湿度的值可达到最大,风度值为最小,当强和特强沙尘暴出现当日,最高气温达到最小,相对湿度达到最大,当强和特强沙尘暴过后,最低气温达到最小,相对湿度呈下降趋势。

相关热词搜索: 冬季 强和特强 沙尘暴 环流形势 气象要素 特征

上一篇:天山中段雪岭云杉林区辐射特征分析
下一篇:近34年来内蒙古杭锦旗气候变化的主要特点分析

地址:内蒙古农业大学(东区)247信箱 邮编:010019邮箱:ghqzyyhjbjb@163.com